习近平为了自己权力不惜毁中国经济

回复
goodreput01
帖子: 763
注册时间: 16 2月 2024 20:22

习近平为了自己权力不惜毁中国经济

帖子 goodreput01 »

第23条立法的条文可能会对香港和中国经济造成破坏,导致中国与西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情况。然而,23条立法的时间表比之前预料的要早,立法会甚至在周末、周日都召开会议,这意味着要求议员放弃休息时间,全力审议法案,若非习近平的指示,很难想象他们会愿意这样做。

23条的立法草案条文严重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和国际人权公约,这已经不容置疑。即使是取消特区护照等条文也被提及,充满了中国共产党政府的专制特色,西方绝对不会接受这样的法案。这甚至可能损害特区护照的免签待遇,因为几乎没有一个正常国家会接受其公民的护照随时被取消,而且在没有签证的情况下进入自己的国家。然而,更值得关注的不是23条的具体内容有多么令人震惊,而是习近平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下一步可能采取的行动。

两会

习近平取消两会期间总理记者会引发了广泛猜测,法国世界报分析认为,这或许源于他对李克强在2020年年度记者会上透露中国仍有数亿人月收入不足千元人民币的大实话感到不满,这让宣布脱贫攻坚胜利的习总书记感到尴尬。随着李克强在2023年离任后不久突然逝世,习近平趁机终结了这一传统仪式。然而,这一决定背后并非只是自负之争,还与自2020年起两会会期由两周缩短至一周的另一决定相辅相成。

习近平明显表露出他统治下的中国已实现党国一体,国家不过是为党服务的观念。在一些重大庆典上,如庆祝中共建政日,党旗公然领先于国旗,显示出党在实质上更像是习掌控的帮会。习近平通过各种“习思想”、“两个维护”等口号,将个人地位凌驾于整个党内,使党变得更加个人化,有专家将“党天下”称为“习天下”,凸显了习个人在党国至上中的地位。

虽然习的前任曾试图扩大国家特权,但习近平则更倾向于强调党的绝对领导地位。他废除了领导人终身制,回归了毛泽东时代的政治模式。习近平不断提及国家安全和政权安全,使整个中共全党都在与虚构的国际和国内敌人作斗争。然而,习近平更注重维护中共的利益,而不是国家的发展,结果是中国人民成为这个全能政党的主要受害者,任何公民社会因素都可能被扼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可能破坏经济的稳定运行。

中国经济的下滑主要源于习近平对意识形态的管控,而不是经济本身的问题。习近平不再追求经济增长,而是更注重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这使得投资者感到恐惧。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对李强讲话的反应就是一个例子,股价暴跌表明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不信任。华尔街日报指出,习近平已明确表示对经济增长不感兴趣,而更关注“高质量发展”,这一概念模糊,经济学家和顾问们认为,其中包含更加重视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因素。

习近平取消总理记者会并不仅仅是仪式性活动的取消,而是习近平新时代全面展开的标志,标志着一个为有创业精神的中国掘墓的新时代的到来。

李强总理记者会取消

中共两会拉开帷幕,表面看起来平淡无奇,然而第一天就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取消了总理记者会。这是由人大发言人在人大开幕前宣布的,一经公布,立即在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作为两会闭幕后的传统环节,总理记者会竟然被如此轻易地取消了,这令人措手不及。

人们在国内外纷纷猜测取消的原因。总结起来,有几种可能性:首先,可能是受到了前总理李克强记者会的“教训”,因为他曾经说出一些真相,比如“六亿人月收入在千元人民币以下”,直戳了习近平“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的表象。习近平担心李强会再次说出让他尴尬的真相。其次,即使李强不会像李克强那样说出让习近平难堪的真相,但可能会失言或者说漏嘴,暴露出中国社会经济的真实状况。再次,由于总理职位已经失去了实质性权力,李克强也已经被边缘化,因此他说什么已经不再重要,总理记者会也变得无足轻重,因此取消了也无所谓。

取消总理记者会意在进一步削弱总理的权力和权威。因此,以上几种可能性都不是关键。最关键的一点是:习近平无法容忍其他人,只允许自己独领风骚,不允许其他任何人抢镜头;只允许自己独占舞台,不允许其他任何人成为焦点。习近平的心胸狭窄、气量狭小、自信不足,恐怕就是这样。他甚至连一个虚名都不愿意给予李强。

实际上,取消总理记者会,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对一些人来说,这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习近平居然敢这么做?将总理职位虚化到这种地步、将李强边缘化到这种地步,甚至连年度唯一的记者会也敢取消?但对很多人来说,这并不奇怪:习近平掌握着大权,从一党专政倒退到一人专制,他权力欲望膨胀,始终不知满足,得寸进尺;再加上对人心的不信任,毫无安全感,对任何人都不放心,哪怕是自己的亲信、心腹,他都处处设防、处处打压。他一步步地要将所有权力和光环都抢夺过来,即便是微不足道的权力和光环。

如今的习近平,不仅是权力傲慢,更是权力任性。无限期推迟三中全会,任意缩短两会会期,悍然取消总理记者会,都是他权力任性的表现。而这些只是进行时,还不是完成时。更多的举措随时可能出台,让人啼笑皆非。

取消总理记者会,习近平或许以为自己占了上风,又赢了一把。然而,他并不知道,这一举动将直接带来至少三个后果:

首先,进一步损害中国形象。各国媒体报道此事,都是负面评价,认定中国更加不透明、更加封闭,相当于关闭了领导人与媒体交流的最后渠道,关闭了改革开放的最后一个窗口。一些华尔街投资家甚至直接呼吁:不要再到中国投资。

其次,进一步损害习近平自己的形象。习近平上台以来,以倒行逆施、专制、独裁著称,每一次大动作,都加重了这一负面形象。比如2018年狡诈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制度、2022年强行架离前总书记胡锦涛、排挤团派以及前总理李克强的离奇失踪等,都让习近平作为大国领袖的形象受损。这一次,悍然取消总理记者会,必然会进一步损害习近平自己的形象。

最后,进一步结仇,尤其是在党内结仇。作为习近平亲信、心腹的李强,固然不会流露不满,但在服从的表面下,失望、不满、甚至怨恨极可能深埋心间。而党内上下,目睹这一骤变,惊异难以言状,路见不平,虽敢怒而不敢言,但极可能埋下不满、反感、甚至仇恨的种子,为日后中共政局变迁留下深远伏笔。

谢峰身为驻美大使,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出席两会,当被记者问及这一变化时,他愣住了,一脸愕然,直接回答道:“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从他的表情中可见习近平的独断专行、随心所欲和恣意妄为已经到了何等地步!对他来说,这样的变化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不会有任何反应。

重启毛泽东民兵组织

根据费加罗报解密时刻版记者法勒提的报道分析,在深圳进行了全面演练,这些被配备着镇暴警察盾牌的“民兵”接受了为期三天的训练,在这个中国科技大都市的高楼大厦阴影下,他们制服了虚构的示威者。

计划还包括由马田街区人民武装部组织的审批扫雷、消防或防洪设备。

《南方日报》在9月6日报道说,这种“训练”是与“政治学习”相结合的,旨在让民兵接受“思想洗礼”,目的是“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都能发挥作用”。

这项民防演习表明,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自毛泽东时代以来的民间“民兵”在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正在大规模复苏,为可能发生的冲突招募人民。这种行动是在与美国公开竞争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是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之际镇压任何内部叛乱。

近几个月来,人民武装部已经重新出现,全国各地的国有企业和社区中出现了数十支队伍,标志着在党的统治下,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恢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国防报》在11月3日证实,“新的国防动员体系已经开始运行”。

据《长江日报》在9月的报道,武汉有9家国有企业在2023年组建了民兵部队,就像上海城投控股公司一样,它在这个中国第一大城市的驻军领袖的监视下,从事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在中国内陆省贵州的首都贵阳,贵州省第一医院在12月15日也进行了类似的举动,聚焦于“新形势下的军事战斗”。

甚至连私营乳品公司伊利也在内蒙古官方媒体的精心宣传下宣称拥有“20支民兵部队”,但没有具体说明民兵的人数。

所有这些企业机构都在响应北京提出的一项新政策,该政策旨在更新人民武装部队。这项政策在经济腾飞期间被废弃,并在亚太地区的“第二次冷战”时期再次被废弃。

去年10月26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回顾说,组建民兵是国有企业的“要求”,并重申了2015年制定的一项改革,但自从2022年党的二十大以来,改革的实施速度加快了。

中国正在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
喜好专注研读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探索人性道德底线。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