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居民质疑重庆燃气公司更换老旧气表后气量暴增的问题。据重庆燃气公司4月12日公告称,他们未发现已复核气表存在计量失准问题。
通过查询重庆网络问政平台、抖音等多个平台发现,自4月以来,多位重庆市居民纷纷反映家中燃气费用大幅增加。
4月6日,一名市民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上表示,自己位于北碚蔡家,去年燃气公司统一更换了新表,并加装了自闭阀后,发现气费相比之前大幅增加,尽管使用量并未增加,甚至有时在家的时间更短,用气更少,但气费却比之前更高。
另一位市民在4月10日的网络问政平台上反映:“我们家在重庆北碚区蔡家岗街道,平时几乎不做饭,只是用来洗澡。在相同生活习惯下,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燃气费用每月平均增加了2-3倍。”
在抖音平台上,一位居住在重庆九龙坡区佳怡梧桐居小区的居民表示,去年前九个月,家里的气量为80方。但自去年9月28日更换了新表后,到今年4月6日,六个多月的用气量已达83方。
上述居民反映主要集中在重庆燃气公司。据重庆燃气公司4月10日发布的消息称,公司从即日起开通燃气计量上门复核服务快速通道,并承诺将安排专人进行核查,当日预约,24小时内提供上门服务。
同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也表示,针对近期部分市民反映的燃气计量问题,该局已约谈了重点燃气企业,并组织开展了专项检查。目前,已开通消费者投诉举报和燃气表送检绿色通道。
重庆燃气在12日的公告中称,他们根据国家相关安全及计量检定规程对服役到期的气表进行更换。新更换的气表均经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并具有检定合格的标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577-2012),对于最大流量(qmax)≦10立方米/时且用于贸易结算的燃气表只作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需更换。以天然气为介质的燃气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
天眼查App显示,重庆燃气成立于1995年4月,最大股东为华润燃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2.3%;第二大股东为华润燃气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持股16.9%。华润燃气为该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重庆燃气的主要业务为燃气销售和天然气安装。以2022年为例,其燃气销售营收占比超过80%,毛利率为0.85%;天然气安装营收占14%左右,毛利率为47.45%。
根据3月5日发布的业绩快报,去年公司实现总营收102.47亿元,同比增长17.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3亿元,同比增长22.79%。
然而,从业务增长来看,去年重庆燃气的燃气销售业务增长并不明显。去年,公司燃气销售量为34.96亿方,仅增长0.69%。
分季度来看,去年重庆燃气的净利润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前三个季度,公司净利润为2.74亿元,同比下降27.5%。
这意味着去年第四季度,公司的净利润为2.19亿元,同比增长了824%。
针对重庆燃气公司大规模更换燃气表的时间,界面新闻致电该公司客服了解情况,但客服表示只负责业务咨询,关于更换时间需联系党群部。然而,党群部电话未能接通。
至于重庆燃气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新闻试图联系公司董事会秘书,但电话未能接通。
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全伟通报称,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已经成立了12个专项组,并组建了包括市外专家在内的19名专家队伍,对市民反映的气表质量、燃气质量、气表计量、收费等问题展开深入调查。此次调查引入了专业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第三方审计,并邀请了108名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消费者代表、社区工作者、新闻媒体记者等代表全程参与,市纪委监委全程跟进、全程监督。调查组多次约谈重点燃气企业,督促企业认真对待和处理消费者投诉,相关企业累计受理投诉2.6万件。
经过现场核查、试验检测、数据比对、专家分析研判、典型案例实证等方式,调查组已经查明了部分市民反映的燃气费用被多计多收等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六方面问题:
首先,存在错抄和违规估抄的问题。例如,重庆燃气集团沙坪坝分公司在2024年1-4月间因手动录入错误,导致用气量增高1085笔、涉及气量19.05万m3;长期未成功入户抄表造成累计抄表数按更高阶梯价格收费234笔、涉及27.91万m3等情况。
其次,存在燃气计费周期混乱的问题。例如,某用户抄表周期非常长,有7个月、9个月、最长达13个月无抄表记录,导致该用户一次性缴纳一年的气费。同时,燃气分公司对同一小区的用户计费周期不统一,时间间隔毫无规律和逻辑,存在严重混乱。
第三,存在价格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例如,某公租房租赁户有3年零3个月无燃气抄表记录,退房时一次性抄表记录的用气量达943m3,但燃气集团却按一个计费周期进行阶梯计价计算收费,多收气费237.55元。
第四,换表工作组织无序。燃气企业的计费、采集系统技术落后、运行不稳定,导致数据紊乱。例如,某小区开始更换智能表,但工作人员在换完一个批次的表后才将用户信息交到录入系统,中间存在时间差,导致费用比平时高。
第五,工作力量严重不足。部分燃气公司对抄表员管理不到位,导致工作人员敷衍了事随意抄表等问题。
最后,部分燃气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未按规程履行业务复核、监督管理职责,对发现的问题处理不及时、纠正不到位。
全伟通报指出,针对以上问题,对已经调查确认多收取的燃气费,将责成燃气企业进行全额退款。对于调查发现的企业违法违规问题,调查组已立案调查14件,并将相关问题通报给重庆燃气集团等燃气企业的上级机构。同时,上级机构已决定免去车德臣重庆燃气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职务,并提请股东大会免去其董事长职务,派出工作组入驻重庆燃气集团,对相关问题进行彻查整改。
目前尚未发现燃气表计量和质量、燃气质量、通过远程操控改变燃气表计量等问题。下一步,将针对本次调查中发现的行业管理和监管执法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督促燃气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持续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妥善处理群众投诉举报,确保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