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市场持续反弹,外资对中国市场的看法也更加积极。据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指出,全球长期投资者对中国股市撤资的趋势已经暂停,中国股市的资金流出在2月底放缓。同时,高盛研究部中国股票策略团队的研究报告认为,有效的公司治理改革可能有助于中国股市吸引外资回流。根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2月,A股结束了北向资金连续6个月的净流出态势,北向资金2月累计加仓A股市场607.44亿元,创下13个月来的新高,当月对A股的净买入量已超过2023年全年。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指出,今年2月底,中国股市的资金外流趋势已经放缓,区域主动型基金已开始增持成长型和科技股。他们认为,这种资金流向的转变可能并非完全是由“国家队”介入购买股票所推动的,这可能有助于缓解人们对一月低点反弹能否持续的担忧。这种资金外流放缓可能是一个早期信号,表明海外资金管理公司正在重新评估其在整个亚洲地区的资产配置。近期,一些基金出于估值过高和其他地区的风险回报更佳等理由,已开始减少在印度股市的持仓。摩根士丹利认为,这些转变可能预示着中国将重新夺回其此前在各大资产管理机构全球投资组合中失去的份额。
摩根士丹利还发布报告称,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的资金外流压力应该已基本结束。该投行指出,自今年1月底以来,中国政府出台的稳定市场措施已经对市场情绪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资金的大幅回流。与此同时,“国家队”的积极买入在近期对市场发挥了支撑作用,并有效提振了投资者信心。高盛则认为,推进上市公司的结构性改革、政策的一致性以及制定并落实应对宏观阻力的全面政策将是中国股票获得价值重估的必要因素。
高盛指出,参照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注重估值和股东回报提升的公司治理改革可能有助于吸引外资。其中,关键业绩指标的改善、透明的激励机制和清晰的投资者沟通是投资者评估上市公司的关键。根据国资委制定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政策聚焦于创新、股票估值管理及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目标的契合度。高盛研究部建议实施以提升股东回报为核心并且目标清晰的改革,同时与投资者充分交流,有助于提升改革效率并提振市场。
综合来看,高盛研究部维持对中国A股的高配评级、对H股的中性评级。他们预测2024年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预期收益为10%,企业盈利增速预计为8%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