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经济加速提档升级: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政策解读
发表于 : 05 4月 2025 23:46
2024年,中国数字产业展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政府在不断加大数字经济政策支持的同时,推动着新一轮的政策发布与实施。3月31日,国家数据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新闻发布会上阐述了加速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举措。这些政策将深刻影响中国数字产业的未来发展,特别是通过算力基础设施的提升、数据要素的赋能以及数字技术的创新等多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数字产业快速增长,行业回升态势明显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数字产业的业务收入达到了3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5.5%。其中,数字产业的利润总额达2.7万亿元,增长了3.5%,直接从业人员已达到2060万人,体现了该行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介绍,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产业的回升势头尤为明显,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长了11.8%,软件业收入更是达到了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
值得注意的是,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崛起,成为继iOS和安卓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伴随政策的扶持,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投资回升,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持续获得资金支持,展现出强大的产业活力。
数字经济政策加速出台,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促进数字经济的提档加速,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并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未来,将通过三个主要措施来推动数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深入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原创性数字技术攻关,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取得突破。
政策还包括实施数字产业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多层次、递进式企业培育体系,推动数字产业集群的发展,培养具备产业链控制力的企业。此外,政府将通过国际合作机制,如“一带一路”和G20等平台,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技术、标准和人才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与数据要素赋能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会上介绍,未来将持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东数西算”工程,促进算力网的全国一体化布局,并协调算力与能源设施的协同发展。目标是到年底,60%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同时新建的大型数据中心将使用超过80%的绿色电力。
同时,国家数据局将通过加强数据流通和交易来提升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数据市场的规范化建设。通过完善数据流通交易标准体系和推动数据标注产业的发展,旨在降低流通交易成本,提升数据流动性,为人工智能和数字产业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延伸趋势:全球数字经济格局变化
随着中国数字经济政策的逐步出台与实施,不仅有望加速国内数字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为全球数字经济格局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战略将进一步影响全球技术标准的制定与技术竞争格局,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算力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技术领先性。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与其他国家,尤其是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将深化,进一步推动全球数字产业生态合作。
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通过“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特别是通过加强数据要素与产业的深度结合,有可能加速形成跨国企业和地区间的数字经济联盟。未来,跨国数据流通、智能技术协同以及标准的统一,将为全球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随着政策的推进,预计中国的数字经济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进一步的国际化发展,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重要引领者。
数字产业快速增长,行业回升态势明显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数字产业的业务收入达到了3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5.5%。其中,数字产业的利润总额达2.7万亿元,增长了3.5%,直接从业人员已达到2060万人,体现了该行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介绍,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产业的回升势头尤为明显,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长了11.8%,软件业收入更是达到了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
值得注意的是,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崛起,成为继iOS和安卓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伴随政策的扶持,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投资回升,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持续获得资金支持,展现出强大的产业活力。
数字经济政策加速出台,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促进数字经济的提档加速,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并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未来,将通过三个主要措施来推动数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深入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原创性数字技术攻关,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取得突破。
政策还包括实施数字产业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多层次、递进式企业培育体系,推动数字产业集群的发展,培养具备产业链控制力的企业。此外,政府将通过国际合作机制,如“一带一路”和G20等平台,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技术、标准和人才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与数据要素赋能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会上介绍,未来将持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东数西算”工程,促进算力网的全国一体化布局,并协调算力与能源设施的协同发展。目标是到年底,60%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同时新建的大型数据中心将使用超过80%的绿色电力。
同时,国家数据局将通过加强数据流通和交易来提升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数据市场的规范化建设。通过完善数据流通交易标准体系和推动数据标注产业的发展,旨在降低流通交易成本,提升数据流动性,为人工智能和数字产业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延伸趋势:全球数字经济格局变化
随着中国数字经济政策的逐步出台与实施,不仅有望加速国内数字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为全球数字经济格局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战略将进一步影响全球技术标准的制定与技术竞争格局,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算力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技术领先性。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与其他国家,尤其是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将深化,进一步推动全球数字产业生态合作。
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通过“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特别是通过加强数据要素与产业的深度结合,有可能加速形成跨国企业和地区间的数字经济联盟。未来,跨国数据流通、智能技术协同以及标准的统一,将为全球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随着政策的推进,预计中国的数字经济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进一步的国际化发展,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重要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