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素珍出生于1931年11月,3岁时失去了父亲,从那时起,她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居住在南京珠江路吉兆营同仁街。1937年南京大屠杀爆发时,刘素珍年仅6岁,遭到日军的袭击,右臂被烫伤。她回忆说:“我们在上海路高坡子那里用泥巴堆了地洞,躲在里头,上面飞机轰炸的声音轰隆隆地响,大人小孩都吓得不敢出去……很惨很惨,那个生活真的苦。”

在她十多岁时,由于家境贫困,她成为了童养媳,婆家住在夫子庙四象桥的桥边附近,与日本宪兵队相隔仅三户人家的距离。

有一次,一位被铁链铐着手脚的中国人从日本宪兵队处逃脱,并向刘素珍的婆婆求救。刘素珍回忆道:“我家婆婆拿起家里的一把菜刀,硬生生地砸断了铐子,把铁链扔进了水里。那把刀也砸坏了,掉进了水里。”随后,刘素珍的婆婆与一位船长一起帮助这位中国人逃脱。
然而,后来一名日本士兵闯入刘素珍的家中,指责他们藏匿了那位逃脱的中国人,并要对刘素珍的婆婆动手。刘素珍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不能打,不能打,他们没有来过我家。”
刘素珍育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过去受的苦,现在不能忘记。我们要牢记,只有经历了苦难,才能品尝到甜美的生活。”
南京城市摄影队的摄影师孙晨深刻地记得刘素珍老人的和蔼可亲,善解人意,他曾说:“老人一再嘱咐女儿‘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政府对我太好了。’”
南京大屠杀在世者还有几个人?
目前,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余35人。日本侵华历史
南京大屠杀(Nanjing Massacre),发生于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是指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失利后,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普遍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后,侵华日军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在南京及周边地区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这场大屠杀导致大量平民及战俘丧生,无数家庭遭到破坏,据估计,遇难人数超过30万。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的罪行,也是侵华战争期间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暴行之一。在此期间,全球知名媒体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大量报道和揭露。
战后,中国国民政府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调查认定,日军集体屠杀案件有28起,受害人数达19万余人;另有858起零散屠杀案,死亡人数超过15万人,总计死亡人数超过30万。2014年12月13日被设立为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了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仪式。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史档案》正式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