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賴清德雜質說的背後動機分析

发表于 : 25 6月 2025 22:29
goodreput01
首先,賴清德這個敗類,它的政治光譜是非常混亂的,既不像左派,也不像右派,他說:「選舉、罷免就像打鐵鑄劍,一錘又一錘……打掉雜質」來形容透過民主鬥爭淬煉出守護台灣主權與民主的鋼鐵意志,進而達成團結的目標,而台灣總統府也強調這類比並非首次使用,重點在於呼籲朝野攜手反共護台,不應過度解讀為針對特定政黨或群體。


但說實在的,總統府的發言的邏輯非常劣質,反對共產主義的政治光譜通常是右派或甚至是極右翼份子才會產生的,而台灣的民主進步黨的政治光譜是左派特徵,很明顯就是偏向社會主義或者甚至是極左派的共產主義,那麼民主進步黨的黨性是要如何反對共產主義?


很明顯的是,民進黨專門在洗腦不了解政治光譜的族群,而且甚至是民進黨的這些位居要職的官員也都是一些敗類或是雜質。


賴清德提到「中華民國派要反共,台獨派要護台」等言詞,反共護台從左派的民進黨口裡講出來是非常愚蠢的行為,歷史上,賴清德在2019年參選副手時,也曾以「打掉一中雜質」為用語,顯示這並非一時失言,而是他政治表述的常用比喻之一。


但其實懂政治或了解陰謀論的人都知道,社會從來不會讓精英缺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自古以來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所以菁英族群總是會在時代的洪流中保留住,但是社會邊緣族群會被淘汰、邊緣化,甚至是唾棄,而左派的民進黨知道權力是個可伸縮的東西,當權力極大化的時候,菁英族群們也必須得任憑賴清德隨意處置,賴清德也知道絕大部分的台灣老百姓的思想程度都偏低,因此賴清德利用毛澤東當年的文化大革命的招式來對付現在全台灣的人民,又或者像是清朝光緒年間的義和團運動(庚子事變)。


但是賴清德這個敗類不知道的是,隱形在社會上的菁英族群數量是遠大於顯現在社會上的菁英族群,而且這些幕後的菁英族群,以賴清德與賴清德的政黨來講,是對付不了的,即便民進黨有所謂的「網軍」,也沒什麼用處,因為賴清德身旁的這些族群,程度大部分都是相當低的,1個菁英就可以抵1000個賴清德。


民主進步黨這種左翼政黨乃自於以社會主義起家,很難搞出右翼運動的名堂,媒體上面的反共主義者全都是演的,而且專門是演給搞不清楚政治光譜的台灣老百姓看的,這我們都非常清楚,我們也都看在眼裡,為何我們敢這麼說? 因為我們的思想在骨子裡是真正的極右翼族群,像曹興誠、沈柏洋、温子渝(八炯) 等若干劣等人渣,在我們眼裡,她們不過就是個孬種而已,因為他們不敢殺人,我讀過國外很多資料,很多信奉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軍國主義的族群,都是相當嗜血的,民進黨以及底下的這些垃圾真的屬於極右派反共主義族群嗎? 我非常的懷疑。


下圖為新西蘭大屠殺事件,該名嫌犯就是標準的極端民族主義者。
图片


美國的3K黨也是極右翼的團體,標準的白人種族至上的團體,放火燒黑人的視頻我不知道看過多少部,在台灣看到這些垃圾在喊反共,挺可悲的,你們這些垃圾在我們眼中就是最想殺掉的人,因為你們完全沒有中心思想,既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你們只是有錢怎麼樣都行的人罷了,而這種人往往下場都是最悽慘的,你們沒見過真正的種族清洗,民進黨,勸你們最好別在談去除雜質這些敏感話題,否則你們這些人的生命將會變得非常危險。

"Ethnic cleansing"(種族清洗)是一個在20世紀後半葉廣為人知的術語,用來描述一種有系統地驅逐、迫害或消滅特定民族、宗教或種族群體的行為。其目的是在某一地區創造「單一族群」或「純淨」的人口組成。

歷史上種族清洗的案例:
  1. 納粹大屠殺(1941-1945):600萬猶太人被德國大規模屠殺
  2. 波士尼亞戰爭(1992–1995):塞族武裝對波士尼亞穆斯林與克羅埃西亞人進行清洗
  3. 盧安達大屠殺(1994):大規模清洗特圖西族社區
  4. 緬甸羅興亞危機(2017起):緬甸軍方對羅興亞穆斯林進行種族清洗

而去除雜質的精隨,從屠殺猶太人就可以看出,當年希特勒的動機是單純想要讓雅利安人成為世界第一的種族,希特勒無法忍受猶太人是世界第一,在希特勒的思想裡,只有偉大的日耳曼民族才是最神聖的民族,這一種思想,賴清德是完全無法與之抗衡的,我要表達的就是,像賴清德或其他閒雜人等,這些人好無中心思想,又怎麼會是民粹份子呢? 根本完全跟希特勒不能相比。


對於猶太人來說,「שואה」是他們永遠無法抹滅的惡,雖然猶太人最後是因莫名其妙的蘇聯而得救,不過從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就可以看出,在納粹德國裡,也並非所有人都是民粹份子,許多人都是因為這些政客的喧擾而導致他們必須得跟著做,而開始產生認知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