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北上现象!香港人的深圳
发表于 : 24 4月 2024 07:23
到了2024年,一个新的热门现象开始兴起,那就是“港人北上”。很多人甚至开玩笑地说:“深圳不再是深圳人的深圳,而是香港人的深圳。”特别是山姆超市成为一处景点,不仅普通香港家庭纷至沓来,连蔡少芬、陈豪、佘诗曼、李若彤等香港明星也被拍到加入了抢购的行列。

不久之前,内地消费者疯狂地涌向香港旅游,一时间港代在深港之间穿梭不断。曾经,内地游客到香港受到限购,只能购买两罐奶粉,但现在反向代购开始成为新的潮流。
深圳的各种美食,包括糕点、烧烤、火锅等,正在征服香港消费者的味蕾。香港店铺门可罗雀,而深圳则成为消费天堂,无论是餐馆、商场还是医院,都座无虚席。
自2023年起,为方便香港居民北上深圳消费,深圳采取了多种创新举措构建跨境支付方式,以数字人民币、移动支付、刷卡和现金等方式,为香港居民提供便利的跨境消费服务:
首先,创新了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模式,率先实行与香港八达通相连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香港居民已累计申领近2.5万张。此外,深圳还探索了香港电子钱包境内消费和境外银行卡绑定境内钱包的扫码消费新方式。
其次,创新了电子跨境支付模式,微信香港钱包在内地使用已惠及超过百万港澳用户,去年12月的交易笔数较通关首月增长了14倍。此外,微信“外卡内绑”业务的交易笔数在去年12月较开放部分试点商户时增长了超过5倍。
第三,创新了实体卡跨境办理模式,首批开展了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业务,累计突破了33.68万户。去年末,港人在深圳共开立了约300万户银行账户,其中新开立约40万户。
最后,创新了现金跨境支付模式,完善了现金供给、服务、使用等体制机制,方便香港居民在内地取现消费,解决了落地取现兑零的难题。
另外,深圳人行还持续推进了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改革,获批开展了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包括了5项经常项目政策措施和3项资本项目政策措施。同时,在金融支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金融支持前海30条”中“有序探索深港私募通机制”也取得了新进展。
这段经历引发了中港网民的热议。许多人批评这是港人的陋习,“什么东西都能占座”,“无语,一张纸巾占个位”,“一包还好,一张是什么玩意”,“一张纸巾不正常,而且他们有三个人,为什么就不能留一个人坐在那占座”,“正常应该是包包/水之类的,一张纸巾就当垃圾”,“做得出先好事,不怕丢脸”,“我还见过一根树枝代排队的,就在香港某医生的诊所门口”,“我要是找不到位置,管它是纸巾也好,雨伞也好,放一边我照坐”。
然而,也有人反驳说这不是香港文化,“只是个别人的行为,不觉得这是主流行为”,“不是香港文化谢谢,下次再遇到请直接say no,一张纸巾就占位,你说纸巾前你摆了你的一粒尘占位了”。

不久之前,内地消费者疯狂地涌向香港旅游,一时间港代在深港之间穿梭不断。曾经,内地游客到香港受到限购,只能购买两罐奶粉,但现在反向代购开始成为新的潮流。
深圳的各种美食,包括糕点、烧烤、火锅等,正在征服香港消费者的味蕾。香港店铺门可罗雀,而深圳则成为消费天堂,无论是餐馆、商场还是医院,都座无虚席。
自2023年起,为方便香港居民北上深圳消费,深圳采取了多种创新举措构建跨境支付方式,以数字人民币、移动支付、刷卡和现金等方式,为香港居民提供便利的跨境消费服务:
首先,创新了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模式,率先实行与香港八达通相连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香港居民已累计申领近2.5万张。此外,深圳还探索了香港电子钱包境内消费和境外银行卡绑定境内钱包的扫码消费新方式。
其次,创新了电子跨境支付模式,微信香港钱包在内地使用已惠及超过百万港澳用户,去年12月的交易笔数较通关首月增长了14倍。此外,微信“外卡内绑”业务的交易笔数在去年12月较开放部分试点商户时增长了超过5倍。
第三,创新了实体卡跨境办理模式,首批开展了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业务,累计突破了33.68万户。去年末,港人在深圳共开立了约300万户银行账户,其中新开立约40万户。
最后,创新了现金跨境支付模式,完善了现金供给、服务、使用等体制机制,方便香港居民在内地取现消费,解决了落地取现兑零的难题。
另外,深圳人行还持续推进了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改革,获批开展了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包括了5项经常项目政策措施和3项资本项目政策措施。同时,在金融支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金融支持前海30条”中“有序探索深港私募通机制”也取得了新进展。
文化差异
“港人北上”现象带来了大量香港人涌入内地深圳等地消费,但也需要注意行为举止。有一名内地女性就指责港人“占座文化”,称其为“文化冲击”。她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经历,描述了自己在奶茶店等候时的遭遇。她说,当她想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休息时,举起了一张看起来用过的纸巾准备丢掉,但刚坐下来,就有一个“香港妈妈”走过来告诉她“我们三个人在这里”,令她感到惊讶。这段经历引发了中港网民的热议。许多人批评这是港人的陋习,“什么东西都能占座”,“无语,一张纸巾占个位”,“一包还好,一张是什么玩意”,“一张纸巾不正常,而且他们有三个人,为什么就不能留一个人坐在那占座”,“正常应该是包包/水之类的,一张纸巾就当垃圾”,“做得出先好事,不怕丢脸”,“我还见过一根树枝代排队的,就在香港某医生的诊所门口”,“我要是找不到位置,管它是纸巾也好,雨伞也好,放一边我照坐”。
然而,也有人反驳说这不是香港文化,“只是个别人的行为,不觉得这是主流行为”,“不是香港文化谢谢,下次再遇到请直接say no,一张纸巾就占位,你说纸巾前你摆了你的一粒尘占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