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酸奶被爆料疑似含有植脂末

回复
goodreput01
帖子: 790
注册时间: 16 2月 2024 20:22

茉酸奶被爆料疑似含有植脂末

帖子 goodreput01 »

最近,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消协”)针对茉酸奶品牌提出了一项质疑,主要涉及其芒果酸奶奶昔的高脂肪和高糖分问题。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并将茉酸奶品牌置于了风口浪尖之上。茉酸奶自从在网络上爆红以来,其品质备受网友质疑,此前,该品牌曾被质疑存在“减量不减价”和“产品中疑似含有植脂末”的问题。

作为一家标榜“一杯奶昔等于一颗牛油果”的高端手工酸奶品牌,茉酸奶一直以用料精良、奶源优质为自己的卖点。然而,上消协此次的点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关于健康的卖点是否在产品的原料使用上得到体现;其次,则是消费者是否能够在支付更高价格时享受到相应品质的食材。

茉酸奶强调,其全线产品均不含人造反式脂肪酸,无添加植脂末,采用无氢化工艺,并确保所有原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此外,从2024年开始,茉酸奶已逐步将大部分门店升级为有机酸奶,旨在不断提升消费者的饮用体验。
植脂末是一种复合配料,是一种植物性脂肪制成的粉末,提取其中的油脂,并将其转化为粉状形式,由氢化植物油、蛋白质(如酪蛋白)、淀粉糖浆等原料制成。在生产过程中,还添加了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和风味剂等辅料,并采用微胶囊包埋技术,经过乳化、均质、喷雾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植脂末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发泡性,能够赋予产品类似牛奶的口感和风味,同时具有润滑的口感。其价格便宜,易于保存和运输,因为在常温下呈固体状态且稳定,不需要冷藏。植脂末常被用作奶粉的替代品,添加到其他食品中以增加营养价值和风味,因此也被称为奶精(Non-dairy creamer)。植脂末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常见于面包、饼干、糕点、调味品等各类食品中,以增加其口感和口味。
图片

茉酸奶的产品主要分为酸奶奶昔系列、酸奶代餐系列和酸奶杯系列。其中,酸奶奶昔系列以酸奶、新鲜水果、坚果和基底乳/100%牧场牛乳为主要原料,基底乳主要成分包括进口乳粉、椰子油等,而100%牧场牛乳的配料则是生牛乳。酸奶代餐系列的主要原料也是酸奶、新鲜水果、坚果和100%牧场牛乳。至于酸奶杯系列,则以酸奶、新鲜水果和坚果为主要原料。

图片
图片

针对茉酸奶的产品,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消保委")进行了测评,特别针对其网红产品芒果酸奶奶昔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茉酸奶的芒果酸奶奶昔中蛋白质含量仅为0.75(g/100g),而脂肪含量则是蛋白质含量的3.25倍,是乳糖含量的2.77倍。

这一测试结果引发了消费者的质疑,因为芒果酸奶奶昔中酸奶的用量并不多,但脂肪含量却异常高。消保委呼吁茉酸奶品牌方公开说明芒果酸奶奶昔中是否添加了其他成分。

茉酸奶事件再次引起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消费者期待食品企业能够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成分信息,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希望企业能够真正以消费者的需求和健康为重,推动食品行业朝着更加透明、规范的方向发展。

此次事件也再次提醒着我们,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企业应当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确保产品配料信息的准确、透明和易于理解,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茉酸奶品牌

自2014年成立以来,茉酸奶品牌一直致力于饮品行业,直到2021年才开始接受加盟合作。在2022年中,茉酸奶开始了月均30家以上的新店开设速度,迅速扩张至70多个城市,门店数量超过500家。到了今年5月底,茉酸奶门店数量已突破1000家,旨在全年朝着2000家的目标迈进。

图片

茉酸奶的迅速增长实际上只是一个以酸奶为主打的新饮品品牌。它避开了其他现制饮品纷纷涉足的水果茶市场,转而专注于酸奶这一潜力巨大的品类,并在其中添加各种水果和辅料,成功地在现制饮品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现制饮品行业,单品类别的创新一直是推动品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茉酸奶主打的现制酸奶饮品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除了茉酸奶之外,还有三个品牌也早早看到了酸奶饮品的潜力。

成立于2015年的一只酸奶牛,于2021年被新希望集团收购了60%的股份,并向全国范围内扩张,甚至进军美国和澳大利亚市场,门店数量已超过1000家。Blueglass从2012年开始专注于酸奶赛道,2018年将产品转向饮品化和时尚化,并连续两轮融资,目前门店数量约为100家。成立于2020年的K22,主打草莓酸奶,门店数量已达到22家,将网红元素发挥到了极致。

除了产品创新外,这些酸奶饮品品牌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还得益于现制饮品行业近几年的成熟。

自2014年现制奶茶开始崛起以来,现制饮品行业在产品研发、结构、供应链、门店管理、营销和加盟拓展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近年来,这种模式甚至开始向海外成功输出。

酸奶饮品品牌得以沿着现制茶饮成功验证的路径发展,通过在每个环节打造差异化,快速地占领了全国市场。

茉酸奶之所以突然走红,主要是因为它将酸奶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为了突出其特点,茉酸奶简化了产品结构,主要分为酸奶奶昔和酸奶两类,口味主打牛油果,同时还有其他水果口味可选。通过添加各种坚果和甜品小料,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种类。这种策略与之前单一类型产品的酸奶店(如江浙地区的一鸣真鲜奶吧)有所不同,并且与茶饮店不断涌现的水果茶产品也有所区别。

茉酸奶这类专注于单一基底的现制饮品店被称为单品店,在全国范围内,柠檬茶、椰子水等单品店也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产品结构简单明了。

这种简单的产品结构带来了诸多优势:首先,在前端,简化的产品结构简化了出品流程,提升了出品的稳定性;其次,在后端,简化了供应链的管理。基于此,单店的毛利水平更加稳定可控,人员培训和管理难度也较低,因此非常适合通过加盟模式快速复制,成为现制饮品行业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茉酸奶主要推出两大类产品,其中主打的是奶昔系列,出品过程主要是将酸奶、冰淇淋、冰块、水果和小料放入冰机搅打。而另一家名为K22的店,则更是简化到只有四种不同的产品。茉酸奶在供应链管理上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酸奶和高端水果,大幅减少了供应商数量,从原材料的采购到运输和仓储环节,都更加严格把控。

需要注意的是,现制酸奶通常主打的是低温(活菌)酸奶。与常温酸奶相比,低温酸奶只经过一道巴氏杀菌工序,在保留了生牛乳醇厚口感的同时,还保留了大量的活性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尽管低温酸奶具有更强的健康属性,但门店生产低温酸奶的供应链难度远低于预包装酸奶。主要原因在于消费者在零售端购买酸奶的主要动力是健康,其次是零售酸奶需要在包装上准确地呈现配料表。因此,要在供应链上生产低温预包装酸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然而,现制酸奶目前并未面临这些问题。

茉酸奶的酸奶供应商是呼和哈达乳业,这是一家成立于1988年的区域性乳制品企业,主要生产酸奶和奶粉,其客户包括旺旺和达利园等食品企业,也有奶茶连锁店和麻辣烫连锁店。

与之相比,Blueglass对酸奶的重视程度更高,在其营销活动中强调与中地乳业合作建立了大规模的牧场,拥有成千上万头荷斯坦奶牛,并与杜邦益生菌合作开发专利菌种。然而,从互联网上的评论来看,许多消费者认为Blueglass的酸奶味道太酸,反而更喜欢茉酸奶这种没有酸奶味道的产品。

茉酸奶在门店定价上通常在26元左右,而其招牌牛油果系列则起价36元。这种定价策略的核心是牛油果的昂贵和健康形象,这也是支撑产品价格的关键因素。

虽然茉酸奶的产品和定价保持不变,但要成为万店连锁店的可能性相对较低。海通证券对餐饮行业实现万店的标准总结如下:消费基数庞大、门店模型优、标准化程度高以及具备优秀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喜好专注研读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探索人性道德底线。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