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具体的合作金额并未公开,但根据消息透露,与去年相比,相关费用都有所提高。2023赛季中超联赛的总收入已下跌至5亿元人民币以下,而今年预计将超过5亿元。
这样的数字虽然与金元时代无法相提并论,但趋势是向好的。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回顾三十年的历程,或许已经很少有人能清晰地记得中国足球走向职业化的情景。
1994年,中国足协与国际管理集团就联赛冠名权展开谈判,第一年的交易价格为120万美元,随后每年增长5%。到了1997年,中国足协与国际管理集团开始就未来五年的合作费用重新洽谈,最终成交价达到了1亿元人民币,双方续约五年。然而,由于政策影响,两年后,联赛不得不重新找赞助商。这已经是后话。

重新提及这些旧事,记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中国职业联赛在起步阶段,市场价值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就已经过亿、翻了整整10倍!三十年后的今天,尽管这段时间经历了许多困难,但新赛季的中超联赛仍然保持着不俗的价值。或者更确切地说,中国职业联赛的潜力尚未被充分开发和利用。要知道,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1亿元人民币,在当今市场上的价值可能要高出许多。

然而,中国足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管理层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可能缺乏对市场的理解和前瞻性,逐渐成为了利益相关者。这加剧了中国足球的异化。现在,随着资本的撤离,中国足球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三十周年之际,中国职业联赛的冠名价值回归到了最初的水平,这让许多一直关注着职业联赛发展的人不禁感慨。
三十年对于个人来说已经是成熟之年,但对于历史而言,却只是短暂的一瞬间。
在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历程中,有太多值得沉淀和总结的东西。尽管仍处于困境中,但中国足球依然具有相当的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尽管中超联赛的收入和分红出现了下滑,但这不仅仅是中国足球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在疫情下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各支俱乐部积极开展了各种销售活动,吸引了更多球迷的关注,预示着新赛季可能会迎来更好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赛季即将开始之际,国企重新成为中超联赛的支柱。当私企面临困境时,国企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予了中超联赛新的希望。这或许值得我们深思,在中国足球的发展中,国企可能扮演着更加稳定和可靠的角色。
2024赛季的中超联赛即将开始,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中超联赛将继续活跃下去,相信它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