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反驳了中国对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最近访问东北部阿鲁纳恰尔邦的抗议,北京声称该邦是中国的领土。
这场争议是两国之间长达四年的军事对峙中的最新一次,目前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对峙会有所缓解。
在中国对莫迪访问提出外交抗议的第二天,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斯瓦尔表示,中国的反对不会改变阿鲁纳恰尔邦过去和将来都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实。
莫迪上周六访问了阿鲁纳恰尔邦,为一条海拔4000米的双车道隧道揭幕。这条隧道将提供通往偏远地区的全年交通连接,并协助士兵和军事装备运往两国都集结了军队的这个边境邦。他还宣布了其他几个基础设施项目,包括道路和发电厂。
新德里还在加紧完成其他几个基础设施项目,例如喜马拉雅山的道路和桥梁,目前印度与中国在其3500公里长的边境线上的紧张局势持续存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周一对记者表示,北京对印度领导人访问被中国称为藏南的阿鲁纳恰尔邦“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印度无权擅自对中国藏南地区进行开发”。
他表示,“印方有关举动只会导致边界问题复杂化,并对两国边境地区局势造成负面干扰。”
印度驳斥了中国的抗议。“就像访问印度其他邦一样,印度领导人也不时访问阿鲁纳恰尔邦。反对此类访问或印度的发展项目是没有道理的,”贾斯瓦尔说。
中国此前也曾反对印度领导人访问阿鲁纳恰尔邦,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在过去一年有所加剧。去年8月,印度向北京提出抗议,因为中国据报发布了一张新地图,显示该邦是其领土的一部分。去年4月,北京重新命名了该邦的11个地方,包括河流和山峰。
2020年,两国军队在拉达克边境西侧发生冲突,造成20名印度士兵和四名中国士兵死亡,之后这两个亚洲大国之间的关系跌至60年来的最低点。
从那时起,双方都在边境部署了数万名军人,并有战斗机、大炮和坦克作为支援。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周一在《印度快报》组织的媒体闭门会议上表示:“过去四年来我们看到的这种紧张局势对我们双方都没有好处。”
他说:“所以,我真诚地相信,我们越早解决这个问题,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我仍然非常致力于找到一个公平合理的结果。”
分析人士表示,双方缓和紧张局势的努力基本上失败了。尽管士兵已从五个摩擦点撤军,但边境沿线部署的军力仍然庞大。
位于新德里的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杰出研究员马诺吉·乔希表示:“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仍然冷淡,尽管自2020年冲突以来,两国军事指挥官就撤军问题进行了21轮会谈,但没有出现更广泛撤军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