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金月最低增20元

回复
goodreput01
帖子: 790
注册时间: 16 2月 2024 20:22

城乡居民养老金月最低增20元

帖子 goodreput01 »

2024年政府对于民生福祉可谓前进一小步,黄守宏表示今年调整幅度较大,增长了19.4%,目前,全中国现在有近1.7亿老年人享有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而医疗福利方面,将城乡居民医保医疗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70元。

目前各地也相继公布城乡居民养老金,每个省份最低标准都不一样,有高有低,根据过往机制,整个中国针对民生福利也开始慢慢提升兑现承诺。

科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为城乡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009年开始,国家在一些地区推行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2011年,国家开始在一些地区进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

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决定将现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制度统一性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对现有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进行有机整合,其统一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统一制度名称
  2. 统一政策标准。原先的新农保和城居保对每年缴费标准分别设置了5个和10个档次,而现在统一为100元至2000元的12个档次
  3. 统一管理服务。将新农保基金和城居保基金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现省级管理,并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进行投资运营
  4. 统一信息系统

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缴费标准

在原有的新农保和城居保缴费标准的基础上,《意见》增设了1500元和2000元两个档次,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增加到12个档次,以满足有更高缴费意愿和能力的居民需求。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省(区、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最高缴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依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标准。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也就是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一经建立,社保管理机构就为其提供终身服务,无论在哪里缴费,也无论是否间断性缴费,个人账户都累计记录参保人权益。

如果参保人员在缴费期间户籍迁移、需要跨地区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的,意见规定,可在迁入地申请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转移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按迁入地规定继续参保缴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即使是参加了其他的社保制度(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也可以全额转移。除个人缴费外,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和其他资助也都计入个人账户,体现了国家对参保人缴费的支持。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

根据《暂行办法》规定,当参保人员达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申请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接手续。只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达到15年(包括延长缴费至15年),就有资格将养老保险关系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待遇。若不足15年,也可以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若在缴费期间户籍迁移或需要跨地区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迁入地申请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转移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按照迁入地的规定继续参保缴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已按规定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无论户籍是否迁移,其养老保险关系均不转移。
城乡跟城镇有什么区别?
城乡与城镇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户籍性质:城乡包括城镇和农村,而城镇通常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区,与农村相对应。城镇户口即非农业户口,是指在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集镇注册登记的户口。
  2. 居住区域:居住在镇及县级以上城市区域以内的被划分为城镇居民,其余的则划分为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现指在城镇居住生活的人。
  3. 社会福利和保障:城镇居民享有粮、油、肉等配给、招工等权利,也简称“市民”。而农村居民则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为主,被称为农民、“村民”、“乡民”、“渔民”等。
  4. 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群主要包括农村居民、城镇非就业居民等,而城镇职工医保的参保人群则是在职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等。
  5. 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在缴费基数、费率、领取年龄、领取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较低,待遇也较低,而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的缴费较高,领取年龄也较早。
  6. 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保障对象、参保自愿与否、缴费标准是否具有弹性、主要筹资方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新农保强调自愿原则,缴费标准有弹性,主要供款方是政府。
综上所述,城乡与城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户籍性质、居住区域、社会福利和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等方面。
养老保险是什么?
养老保险是一项旨在为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后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这一制度是由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和法规建立的,主要通过社会保险的形式来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养老保险的主要特点包括:
  • 强制性实行:养老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参加。
  • 资金来源多元化:养老保险的费用通常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 社会性广泛: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广泛,受益人群众多且享受时间较长,因此需要专门机构进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管理。
  • 重要性突出: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一种,对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农保是什么?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旨在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作为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保养老待遇采取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此制度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互配套,采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

自2009年推行以来,新农保被广泛称为(新农保)。它的筹资渠道包括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每个参保农民每月需缴纳一定金额的基础养老金,而中央财政则直接支出每位参保农民在年满六十周岁后开始领取的月度养老金。考虑到农村人口众多,每人每月(五十五元)的支出总额巨大。这意味着数以亿计的农民首次享有了自己的养老金制度。
职工保是什么?
职工保险,也称为职工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主要覆盖职工的基本医疗、养老、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等方面。以下是职工保险的详细介绍:
  • 基本医疗保险:为职工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包括门诊、住院等医疗费用的报销。
  • 养老保险:为职工退休后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由国家、企业和职工共同负担。
  • 工伤保险:为职工在工作中受伤或因工致残提供经济赔偿。
  • 失业保险:为失业职工在一定时期内提供基本生活费用。
  • 生育保险:为女职工在生育期间提供医疗和经济补助。
职工保险的目的在于预防和减轻社会风险,实现社会的安全稳定,是一种非营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

此外,《意见》还规定,国家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无论参保人员在哪里缴费,个人账户都会记录其权益。对于参保人员户籍迁移、跨地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情况,《意见》也有明确规定。

《意见》还规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死亡后,停止支付其养老金。同时,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

若文章还有任何网友看不懂得,可以就自己居住地附近的相关养老保险办理机构询问细节。

喜好专注研读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探索人性道德底线。
回复